時間:2018-03-05 來源: 責任編輯:fml
主動參與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和社會治理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yè)化水平。同時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要圍繞提升全社會法治意識、推進依法治理,創(chuàng)新開展法治宣傳、積極推進法治文化建設。以憲法、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等為重大宣講主題,繼續(xù)精心組織“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組織法治實務部門專家赴高校宣講,推動青年法治人才成長;以各地方法學會為主扎實推進“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切實增強活動實效。加強宣傳陣地和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快推進法學人才庫和專題文庫建設,推進法學會網絡視頻會議系統(tǒng)建設,提升工作現代化、科學化水平。通過“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等平臺和陣地,積極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工程”,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宣傳、引領、推廣和實踐上全面發(fā)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發(fā)表《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7),辦好《中國法學》中、英文版,《民主與法制》雜志和時報及《中國法律年鑒》中、英文版,及時向國內外宣傳展示我國法治建設新進展、新成果。
要繼續(xù)發(fā)揮聯系廣泛、人才薈萃、地位超脫等優(yōu)勢,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xié)作,探索地方法學會常態(tài)化參與立法咨詢、法律顧問、法律服務、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相關工作,不斷拓展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特別是立足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總結、推廣地方法學會開展基層法律咨詢服務、參與社會治理的好經驗,開展“智慧法律服務”專題調研,支持和指導各地方法學會利用網絡科技提升服務效率,有序推動法律服務向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村(社區(qū))延伸,建立多層次、廣覆蓋、有特色的公益性法律服務體系。參與總結、推廣新“楓橋經驗”,實現群眾路線與法治方式相結合,依法化解矛盾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組織開展“對話司法大數據”“深化涉訴信訪改革”等專項調研,以及新“楓橋經驗”理論化、法治化專項課題研究。繼續(xù)完善與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建立訴訟服務志愿專家工作機制,向當事人宣傳法律、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積極探索、拓展法律服務領域,提升法律服務的層次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