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5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11月30日,第十二屆中國法學家論壇在京舉辦
????????11月30日,以“新時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方略和實踐”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法學家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辦。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出席論壇并講話,強調(diào)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tǒng)領,開創(chuàng)全面依法治國和法學會工作新局面。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作總結講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作《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的專題輔導報告。
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出席論壇并講話
????????王樂泉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為全國法學法律界凝聚起共同的奮斗目標。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要認真學習、全面理解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學習研究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政治責任。
????????王樂泉強調(diào),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十九大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上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提升了法治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這為法學法律界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力量源泉,也為新時代做好法學會工作明確了行動指南。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終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統(tǒng)籌謀劃和統(tǒng)一領導,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法治強國。要自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研究教學和法治實踐全過程,緊緊圍繞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加快法治中國建設的戰(zhàn)略部署,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強有力的法學理論支持。要發(fā)揮所屬研究會和地方法學會的作用,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法律服務的水平和能力,滿足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作總結講話
????????陳冀平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黨的十九大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內(nèi)容之一,為全面依法治國向縱深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引。我們要深入學習研究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做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偉大事業(yè)的探索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作十九大精神輔導報告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鮑紹坤出席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鳴起出席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出席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其江出席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zhí)K軍出席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江必新出席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徐顯明出席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朱孝清出席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李林出席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黃進出席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鮑紹坤、張鳴起、張文顯、王其江、張?zhí)K軍、江必新、徐顯明、朱孝清、李林、黃進出席論壇,主持有關環(huán)節(jié)或作主旨演講。胡建淼、季衛(wèi)東、張恒山、周葉中、莫紀宏、付子堂、李樹忠、馮玉軍、馬懷德、蔣惠嶺、王錫鋅、劉曉紅等著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全面理解十九大精神,將十九大精神融入全面依法治國實踐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深化依法治國實踐”4個專題作精彩演講。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各所屬研究會和法治研究基地負責人,各省區(qū)市和副省級城市法學會負責人,團體會員代表、論壇征文作者代表,以及中國法學會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參加論壇。
????????中國法學家論壇是中國法學會主辦的最高學術論壇。自2006年創(chuàng)辦以來,始終緊緊圍繞和密切關注我國全面依法治國中具有戰(zhàn)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研討,成為匯聚法學法律界睿智思想、前沿理論、權威觀點的重要陣地,成為推進法治建設實踐、服務領導機關決策的重要渠道,成為引領法學研究方向、推出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的重要平臺,成為中國法學會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和服務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重要載體,在法治中國建設進程中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法學法律界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