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9-15 來源:法律文書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yyx
2020年9月12日,“互聯(lián)網司法新模式與法律文書改革”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蘭州大學法學院逸夫報告廳隆重舉行,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馬宏俊教授、蘭州大學法學院院長甘培忠教授等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理事會,第二部分為互聯(lián)網司法新模式與法律文書改革研討會,本次會議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同步召開。
會議第一部分在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漢龍律師事務所主任高金波的主持下進行,馬宏俊會長全面總結研究會過去一年的工作,對未來研究會的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院長許身健教授匯報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2020年財務情況;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副廳長羅慶東宣布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關于新增會員的決定。
會議第二部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由高金波常務副會長主持了開幕式,他首先介紹了各位到會的領導和嘉賓,緊接著引導各位嘉賓發(fā)表會議致辭。甘肅省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甘肅省法學會會長胡焯同志指出此次會議是全國法律文書學術理論共創(chuàng)發(fā)展的重要會議,并且預祝本次年會取得圓滿的成功。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對此次會議在蘭州召開并由蘭州大學法學院舉辦感到十分榮幸,此次學術研討會為本校師生進一步學習法律文書學相關領域理論與實務提供了絕佳的機會,這既是對蘭大法學院既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對當下工作的促進、未來工作的期許。馬宏俊會長認為選擇在蘭州具備此次年會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無論互聯(lián)網如何發(fā)達,但是法律的真諦需要人腦來詮釋,甘肅的脫貧是偉大的工程,但是作為法律人,探討法律文書能否讓我們的民眾作為信仰,也是脫貧的攻堅戰(zhàn)。
會議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由羅慶東副會長主持,發(fā)言人有黃榮昌、高壯華、劉暢,點評人有田荔枝、尹吉、王雅霖。
甘肅政法大學黃榮昌教授對互聯(lián)網司法和電子送達的若干問題進行了交流,他從契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法治化需求入手,分析了司法親歷性的新變化,以及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辦理案件的正當性。并嚴肅指出在其發(fā)展中仍有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遠程審判方面,逐步克服技術問題、細化遠程審判規(guī)則是關鍵。此外,在法律文書電子送達中,應改進送達方式、明確送達標準以保障其實際效果。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高壯華教授在“新冠疫情期間’網上開庭應強化當事人主體資格審查”為主題的發(fā)言中指出,“新冠疫情”的爆發(fā),給法院的開庭審判和當事人參與訴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為了阻斷疫情傳播途徑,降低感染風險,多數法院采取了網上開庭的形式審理案件。這也給法院審查當事人身份增加了新的難度和工作量。高老師通過具體的案例引出網上開庭必須強化對當事人主體身份的審查,重視民事授權行為在訴訟領域的生效條件,以防止因當事人不適格錯判案件,浪費司法資源,徒增當事人訟累。
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劉暢以“互聯(lián)網司法新模式下認罪認罰從寬法律文書規(guī)范路徑探析”為主題展開發(fā)言。他指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過程中,學術界和實務界將更多的目標聚焦于價值功能和檢查機關的主導責任、相關當事人的權益保障、量刑建議等方面,對認罪認罰從寬法律文書規(guī)范化研究較少。隨著“互聯(lián)網+檢察工作”的推進,在“智慧檢務”4.0時代的主體框架已然搭建起來的今天,制作格式規(guī)范、論證充分、適用法律準確的認罪認罰從寬法律文書,最大程度發(fā)揮我國認罪認罰從寬法律文書的實體價值和程序價值,是當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中的重大課題。
點評人山東大學田荔枝副教授認為三篇文章從選題背景和方向上來看都非常好。一是如何解決疫情背景下的新問題,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對策,這種研究是對司法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具有重大的意義,而且三篇文章有兩篇來自高校,一篇來自檢察實務,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火花的碰撞。第一篇文章提到電子送達的問題,如何實現(xiàn)有效的電子送達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何規(guī)范如何合法是核心的問題,里面也涉及一些矛盾,如不能面對面的處理,黃榮昌也點到了,但是可能涉及到調研和數據不是很充分,因此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進一步來發(fā)掘。如果有時間再作進一步調研,也是十分精彩。
點評人東南大學尹吉教授針對劉暢所講的“互聯(lián)網司法新模式下認罪認罰從寬法律文書規(guī)范路徑探析”談到量刑建議,他指出我國不存在請求權的問題,而是建議權,法院認為檢查建議不當的可以改變,并沒有檢查權侵犯審判權的問題,檢察建議不能過于精準化,如果過于精準化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即以審判為中心。所以不能太絕對看待這個問題,不應該使用量刑建議書,也不該在起訴建議中提出建議,應該在法庭調查后的公訴意見中作出。
點評人蘭州大學法學院王雅霖副教授提到,新冠疫情的爆發(fā)為互聯(lián)網司法和智慧司法提出新的挑戰(zhàn),如何對法律文書進行改革也是我們要探討的主題。幾位老師的發(fā)言有高度又有深度,生動有趣,帶給我們很多啟發(fā),十分精彩。
自由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多位專家學者圍繞認罪認罰制度在實務中遇到的難題以及疫情期間遇到的互聯(lián)網開庭的感受進行了交流討論,蘭州大學法學院博士提到關于法律文書課程的授課方式的問題引起了熱烈討論。
第二單元由副會長兼秘書長許身健主持,發(fā)言人有孟東慶、李華玉、趙改榮,點評人有陳珺、全東哲、張治國。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孟東慶圍繞互聯(lián)網背景下檢察法律文書公開問題進行了分享,她首先指出法律文書公開作是黨中央從戰(zhàn)略高度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亟須結合工作實踐,開展檢察法律文書公開的反向審視工作。接著就互聯(lián)網背景下檢察法律文書公開的價值、現(xiàn)狀、問題及優(yōu)化路徑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河南省桐柏縣人民法院李華玉圍繞家事裁判文書說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展開了交流。她首先指出裁判文書是法官審判活動的最終載體,裁判文書的說理是文書的核心和靈魂;其次,她通過數據對近三年的實務審判工作進行了分析,得出目前實踐中的裁判文書存在“事實認定有偏差”、“釋明法理過于簡單”等八個問題,隨后她深入淺出的剖析了其根源所在,對此,廣大的法官需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yǎng),跟上時代節(jié)拍。
山西省忻州市泰和公證處趙改榮主任主要分析了通過互聯(lián)網引進區(qū)塊鏈來發(fā)展公證業(yè)務的方式,通過互聯(lián)網時代公證服務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出了網上公證辦理平臺及網絡化證據保全平臺的公證服務模式,并列舉了忻州市泰和公證處推出的互聯(lián)網+公證服務,以此推動公證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點評人湖北典恒律師事務所陳珺主任指出婚姻家庭關系極其復雜,其特殊性在于婚姻家庭是以人身關系為基礎,財產關系依附于此類人身關系,導致婚姻家事裁判文書相較于其他文書而言,其裁判文書對“法”與“情”的說理也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案件,如何才能通過審判文書的說理達到服判息訴,還需不斷探索。
點評人沈陽新聞出版維權服務中心主任全東哲首先對孟東慶的發(fā)言進行了梳理總結,指出檢察法律文書公開問題一直是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中的重要問題。雖然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存在電子技術、外部監(jiān)督、新聞發(fā)布會、權利義務告知等公開方式,在全面推進檢察機關文書公開的同時,也要處理好公開與保密之間的關系。
點評人研究會副秘書長、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副教授張治國首先指出三位作者都來自于法律實務部門,發(fā)言不僅契合研會主題,也都是法律實務中的真問題。緊接著,他對三篇文章一一進行了點評。其中,他提到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社會穩(wěn)定起著重要作用,十分認同李華玉關于在家事裁判中需協(xié)調“情”與“理”間的關系這一觀點,但也同時指出文中對說理提及較少,也沒有提出相應解決辦法。
第三單元由蘭州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遲方旭教授主持,發(fā)言人王孝臣、賀小莉、張綱,點評人梁雅麗、姜保忠、崔巖。
重慶市萬盛經開區(qū)黨工委政法辦王孝臣從電子送達的概念解讀、基于數據對比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對于提升電子送達公信力的若干思考。三個方面來展開演講。并在分析電子送達的利弊之后提出三個想法,首先是提升大數據背景下送達地址的收集能力;然后是提升電子送達技術的科學性和安全性;最后是關于解決送達主體身份確認問題。他認為,下一步需要在明確電子送達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依據不同法律文書的性質,分析不同電子送達方式的利弊,為法律文書設計最優(yōu)化的送達方式,構建安全、便利、高效的電子送達聯(lián)動機制。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人民法院賀小莉首先帶著大家了解了裁判文書繁簡分流的制度性規(guī)定。得出基層法院作為案件任務極其繁重的一審法院,對該項改革的大力推進持歡迎態(tài)度,并且進行了較大的努力。各地法院的實踐可以看出在推進裁判文書繁簡分流的改革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有效提升了司法效率。但是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1)仍舊使用舊式裁判文書樣式:(2)對于令狀式、表格式、要素式等新型文書的適用不足;(3)復雜類案件裁判文書說理仍然不足。
北京市法大律師事務所張綱律師就追加被執(zhí)行人程序中執(zhí)行異議之訴相關問題進行了發(fā)言,他以親身經辦的案件為切入點,指出民事執(zhí)行案件領域中,變更追加被執(zhí)行人類型的執(zhí)行異議之訴案件作為一種新型案件,不同于傳統(tǒng)的執(zhí)行異議之訴案件,其法律適用存在一定滯后性,急需規(guī)范相應程序,應當在全面實體審理審查的基礎上,對其審判規(guī)則予以嚴格的限定。
點評人北京大成(銀川)律師事務所崔巖律師認為執(zhí)行異議之訴案件在實踐中的確十分復雜,可以嘗試從類案分析的角度對此類問題進行分析,如以裁判文書網中的相關數據為落腳點展開論證。此外,就法律適用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亟需規(guī)范相應程序這一問題而言,還需進一步探究如何設置相應的規(guī)范程序。
點評人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梁雅麗高級合伙人指出王孝臣的研究方式值得學習,關于送達的問題在于送達的方式不統(tǒng)一,紛繁雜亂,因為大多是從送達者角度出發(fā),但是忽略了我們的終極目的就是要求當事人知悉。網絡送達為什么不被接受,因為大家都習慣了紙質的,對真假信息的識別能力也限制了民眾對電子送達的接受能力。電子送達統(tǒng)一方式、律師引導、需要時間,不可一概而論。
點評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姜保忠教授認為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給法律文書學研究會提出了新的課題。案件文書的繁簡分流并不相同,目前裁判文書的繁簡分流立法和實務都是欠缺的。論文中提到的法官會議的制度運行效果需要更多深思和論證。
最后的自由發(fā)言環(huán)節(jié),安徽天貴律師事務所黃中梓主任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我們生活在被公開的時代,需要互聯(lián)互通的公開,檢察院法院系統(tǒng)有一定的門檻,建議做一個所有司法人都可以了解大的系統(tǒng)。
黃榮昌等人對于上午遺留的關于高校關于法律文書的培養(yǎng)模式的問題進行了激烈討論,黃榮昌指出他們學校開設一門法律檢索實踐,對學生進行法律文書實踐,寫答辯狀,后期進行模擬訓練。學者們認為不管是不是法律文書是不是必修課,我們都應該把它當成必修課。尤其是在政法機關,能寫好公文是非常重要的品質。
在一陣陣此起彼伏的掌聲過后,會議迎來了第三階段的閉幕式,閉幕式第一部分對財務報告等理事會報告事項進行表決,由馬宏俊會長主持。第二部分研究會副會長、《民主與法制》總編劉桂明最后以“五個一”對此次學術年會作了總結:一場疫情,這是年會召開的背景;一種模式,這是今年年會的特殊情景;三是一個大學,今年年會召開的場景不同一般;四是一座城市,年會來到蘭州,風景獨特,蘭州是戰(zhàn)略要地、始祖故地、文化福地、歷史高地、發(fā)展新地、旅游勝地;五是一部論文集,今年年會主題研究的愿景。劉桂明副會長緊接著對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回顧總結,發(fā)表了對于法律文書研究會未來一年的工作展望。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法律文書學研究會供稿)